据新华社消息,7月15日,华盛顿白宫南草坪的阳光有些刺眼。特朗普面对镜头语出惊人:“我不站在任何人一边”,但紧接着抛出一个不容商量的条件——他要求普京在50天内同意停火协议,否则俄罗斯将面临100%的关税制裁。更令人侧目的是,他暗示将对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“二级制裁”。这并非特朗普首次以经济武器施压,但如此直白地给大国关系按下倒计时,还是让世界屏住了呼吸。
克里姆林宫的回应如同西伯利亚寒流般迅速而冷冽。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当天在莫斯科斩钉截铁表示:“任何对俄设置条件甚至最后通牒的企图均不可接受。”这番表态背后,是普京团队对战场态势的重新评估。三位接近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人士透露,面对美国反复施压,普京反而更坚定了军事行动路线——既然谈判桌被掀翻,那就用炮火说话。
俄罗斯(资料图)
战场的另一端,乌克兰议会以320票赞成通过了第16次延长战时状态的决议,将国家紧急状态延续至11月5日。与此同时,乌克兰暂时退出《渥太华禁雷公约》的决定,更凸显了战事长期化的准备。基辅街头的瓦砾堆边,泽连斯基政府似乎在用实际举动回应莫斯科:全面对抗已不可避免。
展开剩余62%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向全球贸易链时,北约秘书长吕特成为最卖力的“敲边鼓者”。7月15日,他在美国国会山发出赤裸裸的威胁:“中国、印度、巴西若继续与俄贸易,将面临二级制裁的严重打击。”他甚至要求三国领导人“给普京打电话施压”。这番言论撕下了西方所谓“自由贸易捍卫者”的面具,暴露出其将经济往来武器化的真实意图——国际规则不过是其打压异己的工具。
北约秘书长吕特(资料图)
面对北约的蛮横施压,北京的反应既克制又坚定。7月16日,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重申:“中方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。”第二句话则如手术刀般精准:“关税战没有赢家,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。”这既是对美国经济霸凌的正面回击,也是对俄乌冲突本质的清醒认知——真正的和平,绝非强权胁迫所能获得。
吕特的威胁看似凶狠,实则暴露了西方制裁的深层困境。俄罗斯2025年第一季度石油出口数据显示,中国占比达34%,印度占27%,两国已成为俄能源最重要的“稳定器”。若真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,美国消费者将直面物价飙升;若切断印度能源供应链,全球石油市场必然剧烈震荡。这种自残式制裁无异于七伤拳,更可能加速各国建立绕开美元的贸易体系。
俄罗斯(资料图)
在基辅与莫斯科的炮火轰鸣中,乌克兰议会延长战时状态至11月5日的决定,预示着冲突还将持续发酵。而俄罗斯退出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的阴影,更让核风险若隐若现。当各方在战场与谈判桌上角力之际,中国“劝和促谈”的立场愈发珍贵——毕竟,和平从来不是靠经济胁迫或军事讹诈取得的,而是各方放下零和博弈的智慧选择。
这场大国博弈的结局尚未明朗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用关税大棒强推地缘政治目标,终将反噬自身;而尊重各国自主选择,才是破解僵局的唯一正途。当北约秘书长叫嚣制裁时,历史终将证明:胁迫换不来和平,霸凌赢不了人心。
发布于:江苏省秦安配资-炒股公司-股票配资平台合法吗-股市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