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中国旅游报
赵腾泽
□ 本报记者 赵腾泽
7月25日,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跟随中宣部组织开展的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青海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保安镇,当地保护传统村落、发展“花儿”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做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
一大早,记者一行来到保安镇保安古城。这座古城始建于明朝,作为军事要塞,这里历史上是驻兵屯垦戍边的重镇,逐步形成了藏、汉、蒙古等多民族共处的古城。古城分为城内村和城外村,两个村均为中国传统村落,花儿民歌、社火、剪纸等民俗文化在这里流传至今。
为了更好地保护、展示民俗文化,2016年,当地建立了保安古城非遗传承展示中心,设置了沙盘展示厅和历史记忆、生活记忆等多个展厅。
“非遗传承展示中心建成后,很多村民把家中的一些老物件、剪纸和书画作品等捐赠出来。这些展品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。”城内村驻村干部李金霞说。
游走在保安古城内,土黄色的房屋规整有序,宽阔的石子路一尘不染,道路两侧的墙壁上贴有墙画,讲述着保安古城的历史故事。
“快来我家看看吧,家里修得特漂亮。”村民黄桂兰热情地招呼记者到她家做客。黄桂兰的丈夫赵源小时候在保安古城内生活。退休后,两人重新修缮了老宅并在此读书写字、养花画画,生活过得十分惬意。“这座百年老宅是古城的亮点之一。每当看到来古城参观的人,我都会请他们来喝喝茶、聊聊天。”黄桂兰说。
近年来,当地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,采取就地取材、“草泥抹墙”等方式,让古城整体风貌得到显著提升。都司衙门、明清兵营、进士府等一批传统建筑在保护性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,成为热门打卡点。
离开保安古城,记者一行来到不远处的花儿沟景区,只见峡谷两岸赤色崖壁壁立千仞,树木丰茂,大片的花儿开得正盛。
“这里是花儿歌唱艺术家朱仲禄的故乡,景区里也种了许多花花草草,所以我们给景区起名叫‘花儿沟’。”花儿沟景区负责人田万德说。
花儿沟景区于2016年启动建设,如今已成为集休闲、餐饮、住宿、采摘、垂钓、儿童游乐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。
“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,我们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。”田万德说,“目前景区有12名员工来自周边村庄。他们以前都是贫困户,现在一个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。”
“来花儿沟的游客越来越多,我们希望能将保安古城和花儿沟景区组成一条乡村旅游线路,让游客来了既可以感受古城文化,又能够走进自然,还能体验特色美食。”田万德说。
这样的愿景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。保安镇副镇长阿源兴说,当地正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以乡村建设为契机,健全乡村基础设施,提高公共服务能力,积极开发文旅资源,推动保安古城、花儿沟景区发展,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。
秦安配资-炒股公司-股票配资平台合法吗-股市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